刘晓春:银行业格局重塑,新的平衡点何处寻

2024-08-10 12:19:32 投资策略 全程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FI)副院长刘晓春和开泰远景基金(香港)投资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青年研究员肖蕾近期撰文,就银行业特别是中小银行的现有挑战和未来出路进行分析。

他们认为,商业银行同时肩负商业可持续和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责任,需要保持合理健康盈利以支持经济体系稳固运行

。近年来,净息差持续收窄,且不良资产增加,银行经营压力增大。在形势变化和大行挤压市场空间的挑战下,一些城商行在城市中失去优势,开始向农村“下沉”。一些中小银行大量买入长期国债以应对“资产荒”,但其中的期限错配和利率风险值得高度关注,帮助中小银行摆脱困境可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为应对息差收窄,银行的选择主要集中在开源与节流两个方面,但也面临两难。两位作者建议,中小银行可以利用转型期,暂时放弃规模扩张冲动,认真寻找经济转型中新的客户群体

,制定未来的业务策略,在提升微观信用风险管理能力的学会管理宏观风险,强化资产负债经营管理,并围绕这些确定数字化转型的策略。

文章强调,寻找出路,既需要银行自身积极求变,也需要社会各界对银行的角色和功能形成更为理性的认知。银行作为商业机构,保护存款者利益永远是银行第一要务。

需要正确看待中小银行兼并现象

。兼并重组之后,一些原有的村镇银行可能会成为大型银行的支行。未来虽然中小银行数量将减少,但银行机构整体的服务能力可能大幅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对原有不良资产的妥善处理至关重要。

*本文选自《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2024年8月刊《赚钱vs支持实体经济,银行怎么选?》,有删改。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CF40及作者所在机构立场。

当经济体、企业或者个人需要资金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银行。银行系统如同经济这架大机器的汽油,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转都依赖于它。银行业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感一直很强,尤其在二战后的和平时期和全球经济发展的近百年里,它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银行曾意气风发地站在高光时刻,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或许有人还记得那句著名的“银行赚钱都赚得不好意思”——这是国内一位股份制银行前行长在2011年说的。原话是:“整个银行业这些年的数字非常亮丽,尤其是今年,企业的资金需求很大,经营压力也很大,但中国银行业一枝独秀,利润很高,不良率很低。大家有一点‘为富不仁’的感觉,因为企业利润那么低,银行利润却那么高。所以我们有时候利润太高了,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

这段话在当时引起不少争议。2010年前后的十年,确实是中国银行业最高光的时期,世界大部分国家的银行业也是如此。即便是在那段高光时期,这句话也迅速招致批评,不仅是因为它听起来有点“炫富”,更重要的是,在大家的认知里,银行的角色是支持实体经济,而不是赚取高额利润。

然而现实是银行自身也是一家企业,它要对股东负责,要养活员工,要寻求发展,这一切都离不开“赚钱”二字。甚至可以说,只有银行健康盈利,整个经济体系才能稳固运行。

可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大家都需要用钱的时候,却发现银行自己的日子也很难过。中小银行的困境尤为突出,频频传出被合并或重组的消息。商业银行的核心盈利指标——息差——也在持续收窄,当下更是跌至二十年来的最低点。银行的盈利能力下降,刘晓春:银行业格局重塑,新的平衡点何处寻甚至部分银行连自身的生存都成了问题,支持实体经济就面临更大挑战。

怎么回事?怎么办?

赚钱vs支持实体经济

银行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赚钱(盈利)的使命,这是其作为商业机构的天性。然而,银行的盈利能力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取决于其经营策略、客户定位、产品服务质量以及成本控制能力。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率”铁律依然适用于银行业,它们也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夺资源。

但银行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它不仅要保护客户的存款安全,还与整个经济的运转息息相关,因此需要接受严格的监管。全球范围内,银行都被视为一个需要特殊对待的行业。而中国的银行业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的作用更大——不仅需要遵循市场规律,还需要支持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在支持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发展方面承担重要责任。

不过,即便如此,银行仍然需要保持合理的利润水平

。就如民航的安全提示,当飞机在航行中突遇意外,大人必须先戴好氧气面罩,再帮助身边的孩子和其他人。

银行主要靠什么赚钱?

从历史到现在,尤其在我国,银行的利润来源主要依靠贷款利息减去存款利息形成的息差。中国银行收入的80%以上靠息差——息差是衡量银行经营的关键指标

,关系到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银行能否健康地支持实体经济与此指标有关。

近年来,银行业的净息差持续收窄,2023年降至二十年来的最低水平,从曾经的4%以上降到1.69%。这个水平已经处于《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中规定的1.8%的“警戒线”之下。更甚之,一些银行的息差已经低于其不良率,尤其是非上市股份行和城商行。中小银行的处境更为艰难。

但是,息差并非盈亏平衡点,其中还包括银行人员的工资、银行投入的设备、互联网和数字化转型等投入,还需要核销不良资产。另外,在经营过程中收到贷款利息时需要支付6%的增值税,还有很多运营成本需要扣除,余下的才是银行可能赚到的利润。从这个角度看,1.69%的水平已经相当严峻。

发展这么多年了,怎么还要靠利差?因为与全球银行业相比,中国的银行业在收入来源方面显得较为单一。

国际银行已经逐步减少对利差的依赖,通过发展中间业务、收取服务费等方式拓展收入来源;而在中国市场,银行一方面面临息差收窄的压力,另一方面,收费渠道比较有限,难以通过其他渠道弥补收入缺口。

与此经济增速的放缓要求降低社会融资成本、降低贷款利息以刺激经济恢复,但需注意,需要融资的不只是企业,银行也需要。银行融资主要靠吸收存款、央行再贷款或者发行债券,如果存款利息不降低,银行吸收资金来源的成本也无法降低。

一方面,为了支持实体经济,贷款利率需要降低;另一方面,为了吸引存款,存款利率又不能降得太低。这种两难处境导致银行的利差不断收窄。目前,存款呈现定期化和长期化趋势,这虽然在短期内为银行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但也增加了银行的负债成本。

银行还要应对不良资产的增加。近年来的经济形势之下,许多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甚至面临倒闭风险,个人收入也有所下降,个人消费性贷款对银行资产质量形成压力,今年的不良率已经开始增长——对银行而言,压力会更大。

中小银行为了生存不断“下沉”

2023年银行财报陆续发布,一些上市中小银行的不良贷款数据令人吃惊。而这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小银行的运营变得更加困难。传统上,大银行服务大企业和高端客户,小银行则服务小微企业和中小企业。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经济运行方式也在改变。中小企业现在可能处于国际化的产业链中,单靠一家小银行难以满足其需求。个人流动性增大,即便有互联网服务,也难以弥补小银行的不足。

在全球数字化的大潮下,小银行也必须跟上数字化转型。大银行“不差钱”,每年动辄数十上百亿的数字化建设投入是必须的,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有绝对优势;而小银行则越来越捉襟见肘,一方面没有能力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投入,另一方面同样的投入却难以获得规模效益,因此难以提供与大银行同等水平的服务。尽管如此,小银行仍需承担支持当地经济发展的责任。

监管政策鼓励各银行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设立考核指标。这使得大银行也开始涉足该领域,小银行的市场空间受到挤压

。六大行在小微企业信贷领域的贷款占比增加,使得中小银行的市场份额受到冲击。

为了寻求出路,一些城商行开始向农村“下沉”

。这是因为城商行在城市中的客户基础薄弱,而房地产领域面临较大风险,转向小微企业后又面临大行竞争。城商行在城市中反而失去了优势,因此不得不开辟新的农村市场。

更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一些中小银行为了“找钱”,不得不另辟蹊径,开始大量买入长期国债。由于缺乏优质的贷款项目(“资产荒”),中小银行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国债市场,导致国债收益率被压低

。买长债最为活跃的便是农商银行。

这种期限错配和利率风险值得高度关注

,硅谷银行事件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过度依赖债券投资,一旦市场利率出现波动,中小银行将面临巨大的资产损失风险。

6月19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2024陆家嘴论坛上再次强调,当前特别需要关注一些非银主体大量持有中长期债券的期限错配和利率风险,保持正常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维持市场对投资的正向激励作用。

然而“买债”确实是中小银行的无奈之选,如何帮助中小银行摆脱困境,可能是扭转“大行偏好投放贷款,中小行更偏好买债投资”趋势的关键。

银行的出路:

在开源与节流之间寻找平衡

在可预见的未来,息差的持续收窄将成为银行业需要长期面对的重大挑战。那么,银行该如何应对这一困境?和其他企业一样,银行的选择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开源和节流。

如何开源

可以参考东南亚银行业。尽管经历了1997年金融危机,但该地区的银行在大多数国家仍然占据垄断地位,市场对银行非常友好。一些东南亚国家如泰国的银行业平均利差达3%左右,且多年来始终保持稳定。其存款成本也相对较低,活期存款利率几乎为零,定期存款利率也不超过3%。

这些银行看上去似乎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只要不再发生类似1997年的大规模金融危机就能“躺赢”。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多年来,它们通过各种创新方法来增加收益,特别是中间业务收入。

原因何在?大部分银行表示,1997年的金融危机让大家深感恐慌,“晴天备伞”、寻求更多收入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以备不时之需。

相比之下,中国银行业的经营环境更加复杂,压力也更大,开源并非易事。“收费”(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在国内面临一定的挑战;如果想开源,银行需要更大的耐心和细心来钻研市场机会。金融创新在当前环境下也面临诸多挑战,不再追求大而快,而是注重细致入微的市场研究——这是一项需要动脑筋、又要求坚持和耐心的技术活。

“出海”是开源的一条出路吗?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国企业出海确实是个亮点,银行支持企业出海,也是支持实体经济。银行是否能抓住这一趋势,快速稳妥地在这场棋局中找到曲径通幽之途?

“企业出海”与“银行出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企业出海需要金融支持,银行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提供融资和支付结算等服务。对于银行而言,这确实是一个发展机会,但前提是银行需要具备足够的资本、业务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还需要人才和技术储备。

银行出海并不像其他工商企业那样简单

。除了产品和服务,还需要赢得当地居民的信任,这比单纯售卖产品要复杂得多。国际性银行在其他国家开展本地业务,通常面临严格的监管和信任问题。

仔细观察国内的外资银行便可知。中国有150多家外资银行,但大多数普通人并不了解,也不信任,所以其规模往往很小。由此及彼,我们的银行出海国外市场,也不会一帆风顺,一蹴而就,可能只有少数银行能够成功。即便如此,这些银行在海外的业务比重也不会太高,对其整体盈利影响有限。

银行出海是一项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可以说不是绝大部分中小银行的可选项。

即使是个别有出海能力和客户基础的中小银行,也需要对自己的定位、未来形势的判断以及如何度过当前困难进行深思熟虑之后,才考虑是否出海。

“出海”这件事,无论是银行还是企业,都需要三思而后行。

节流的必要性与代价

在当前形势下,市场环境复杂、监管严格,银行业开源难度较大,只能通过节流解决问题,不得不压缩成本。

而为了有效控制成本,银行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包括控制负债成本和削减各项开支

。但“节流”会带来外部效应。

比如,银行可能会减少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科技投入和人员招聘,影响银行服务能力、竞争能力的提升。银行还可能削减网点成本,但这会影响服务质量。新产品研发、培训等短期难见效的投入也会减少。尽管资产增长乏力,银行仍需支持实体经济并增加贷款,这也会提高不良资产的风险。

所以,银行需要努力在支持实体经济和控制不良资产之间找到平衡点。但节流对未来的影响,以及在低息差条件下能坚持多久,确实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面对“开源”与“节流”两难困境,中小银行可以利用这个转型期,暂时放弃规模扩张冲动,认真寻找经济转型中新的客户群体

除了银行业自身的努力外,社会各界也需要对银行的角色和功能有一个准确的认知。银行是一个商业机构,保护存款者利益永远是银行第一要务。现代经济的运行离不开银行服务的支撑。所有经济活动都依赖于银行账户体系,一旦银行出现问题,整个经济运行都会受到严重影响。这也是为什么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银行的安全运营。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银行的风险会波及整个经济体系。

正因此,我们也需要正确看待最近的“中小银行兼并潮”

。从普通存款者的角度来看,随着中小银行的减少,大型银行的存款可能会增加,而中小银行的存款则会进一步减少。但这并不仅仅是存款流动的问题,而是整个银行业格局的重塑。中小银行或将在一两年内迅速减少,市场将逐渐趋于平衡。兼并重组之后,一些原有的村镇银行可能会成为大型银行的支行,这会导致大行的存款和贷款数据显著增加。

虽然中小银行减少,但银行机构的服务能力却可能因此大幅提升。大型银行通过兼并吸收了更多的资源和人才,能够更好地进行科技投入和金融市场业务的集中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对原有不良资产的妥善处理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确保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而不是被掩盖,积累成新的风险点。

银行的困境是时代之变局下的必然挑战。寻找出路,既需要银行自身积极求变,主动适应市场和监管环境的变化,在开源节流之间寻求平衡,也需要社会各界对银行的角色和功能形成更为理性的认知,给予银行更多理解和支持。唯有如此,才能构建起一个更加稳健、高效的金融体系,为实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我们的原创研究产品序列“CF40观察”现全新升级为“CF40研究”,并已在微信小程序端正式上线。订阅“CF40研究”,您将畅享全年无间断原创报告奉送、专属视频和直播、精品图书赠阅、会员专享主题活动、有机会参加CF40主办活动等线上线下超值权益组合。

早鸟福利,限时开放,来开启这场新知之旅吧!

版面编辑:

郁欣怡宥朗|责任编辑:

潘潘

宥朗

视觉:

李盼东子

监制:

李俊虎潘潘

来源:

微信公众号“哈佛商业评论财经出品”

搜索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